設為首頁加入收藏

微信關注
官方微信號:南方財富網
加關注獲取每日精選資訊
搜公眾號“南方財富網”即可,歡迎加入!
APP下載會員登錄網站地圖

中華遺囑庫北京豐臺分庫正式啟動 家門口就能立遺囑,老人趕起 “新時髦”

2025-06-26 18:02 互聯(lián)網

  “現(xiàn)在立遺囑可方便多了,家門口就有個遺囑庫。”這幾日,家住豐臺區(qū)的張大爺逢人就提起這事。自從6月26日中華遺囑庫北京豐臺分庫正式啟動以來,咨詢如何立遺囑已經成為許多家住豐臺的老人們趕的“時髦”。

  “房子是不是可以只留給小兒子?” 家住附近小區(qū)的霍大媽在中華遺囑庫北京豐臺分庫啟動當天就來到現(xiàn)場詢問,還有不少老人早早趕來排隊預約。以往這些讓不少老人輾轉難眠的問題,如今有了更專業(yè)更便捷的解決方案。通過咨詢專家的耐心講解,一些老人們的觀念也開始逐漸轉變,認為立遺囑不再是諱莫如深的事,而是對家人負責的表現(xiàn)。“我的大兒子已經定居國外,平時只有小兒子照顧我。以前覺得立遺囑不吉利,可看到鄰居走后,一家人因為遺產分配鬧得兄弟反目才明白提前規(guī)劃清楚,反而是給孩子們省去麻煩。”霍大媽坦言。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,她不僅詳細梳理了名下房產、存款的分配方案,還特意錄制了一段視頻,將對兩個兒子的牽掛和期望娓娓道來。

  根據中華遺囑庫2024年白皮書數(shù)據顯示,立遺囑人平均年齡從 2018 年統(tǒng)計的 77.43 歲降低至 2024 年的 67.71 歲,越來越多的老人意識到提前規(guī)劃身后事的重要性。中華遺囑庫項目是由中國老齡事業(yè)發(fā)展基金會發(fā)起主辦的全國性公益項目。自 2013 年成立以來,截至2024年12月31日,已在全國設立了56個分庫,為57.2萬人次提供了遺囑服務,登記保管了35.7萬余份遺囑。

  據了解,在以往的遺產繼承案例中,因沒有遺囑或遺囑無效引發(fā)的糾紛屢見不鮮。據最高人民法院統(tǒng)計,在全國審理的遺產繼承案件當中,遺囑被確認無效的占60%。中華遺囑庫的專業(yè)服務有效減少此類糾紛的發(fā)生,截至 2024 年底,最高人民法院《中國裁判文書網》公示的 118 例案件中引用了中華遺囑庫的遺囑作為證據,法院直接采信率達 100%。

  如今,立遺囑的人群不僅在年齡上呈現(xiàn)下降趨勢,在遺囑內容和形式上也更加多元化。除了傳統(tǒng)的房產、存款分配,一些老人還會將自己的珍貴收藏品、股權等納入遺囑范疇。同時,越來越多的老人選擇通過情感錄像、幸福留言等方式,將家風家訓、人生回憶等傳遞給家人。在中華遺囑庫登記保管的遺囑中,就有不少老人通過這些方式,給子孫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。

  不僅如此,中華遺囑庫北京豐臺分庫開展的系列公益講座,也得到了周邊社區(qū)居民的積極響應。咨詢老師結合典型案例為大家講解遺囑的重要性、如何訂立有效遺囑等內容,受到了熱烈歡迎。今后將開展更多此類活動,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識,促進社區(qū)和諧。

  中華遺囑庫創(chuàng)辦人陳凱表示:“中華遺囑庫北京豐臺分庫的啟動,能更好地服務豐臺地區(qū)的居民,讓老人們在家門口就能安心安排好身后事。老人們‘趕時髦’立遺囑,不僅體現(xiàn)了社會觀念的進步,也為促進家庭和諧、維護社會穩(wěn)定發(fā)揮了積極作用。隨著人們法律意識的不斷提高,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通過立遺囑的方式,規(guī)劃好自己的晚年生活,傳遞好家庭財富。”

   廣告